去杠杆不管什么招,管不住货币供应就是无用之招

2018年7月31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会议要求,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,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,把握好力度和节奏,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。去杠杆的目的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,但政策过紧也容易引发流动性紧张,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,我们该如何把握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呢?未来去杠杆有何目标?《中国经济大讲堂》特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为您深度解读。

去杠杆到了哪一步?

李扬在《中国经济大讲堂》演讲时介绍,2008年之前中国政府、居民、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很稳定,而且很低。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了,冲击到中国,中国采取了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政策,9.6万亿元新增的银行贷款投下去,迅速抬高了杠杆率。2015年中央决定去杠杆,2017年产生了效果,2018年继续有效果。

李扬通过图表介绍了中国目前去杠杆的情况。他指出,中国居民杠杆率从2009年突然上涨,是因为当时鼓励居民借钱买房、借钱消费、借钱旅游、借钱装修,这就把杠杆率鼓励上来了。中国居民部门不能再加杠杆了!

金融部门的去杠杆的效果已经比较显著,因为金融和实体部门关联,如果金融部门去杠杆过急、过陡,那么实体部门就没钱了,出现现金流不稳定、流动性短缺,从而导致现经济下滑的情况。

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上升得不算特别快,其中2014年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上升得比较快,2015年有所下降。这是因为2015年财政部出了一个文件,使之前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从此算成企业了,也就是说以前统计在地方政府账下的债务、杠杆率,从此被划归企业。

李扬强调,中国的去杠杆需要统筹兼顾,综合施策。

第一,中国的所谓债务问题,所谓杠杆率过高的问题,主要体现在企业上,企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国企上,国企的问题主要是其中的僵尸企业

第二,现在基本上是所有的事情一股脑儿压到地方政府让它干,但是它又没钱。没钱它先卖地,地没得卖了就开始借钱。所以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是一个体制问题,必须从体制上解决。首先是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,然后是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关系。

第三去杠杆是要风险处置。去杠杆核心问题是中间的不良资产问题,如果借那么的多钱形成很多都是优良资产,这个杠杆就没问题。但问题就是借了钱做了一个卖不掉、不赚钱的资产,或者变成了半拉子工程,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处置风险,就要掏钱去把这样一些东西买下来。

第四加强对大资管行业的监管。在加杠杆的过程中大资管是难辞其咎的,大量的资金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走出去,走到场外去,从场内走到场外。还有很多企业借互联网、借新的金融科技来做金融业务,里面有很多的嵌套、很高的杠杆率,这就需要把它解决掉。

第五,宏观杠杆的主要来源、特别它的债务的主要来源是货币发行。所以如习主席所说,去杠杆,千招万招,管不住货币供应就是无用之招。所以货币政策稳中趋紧就是我们既定的一个方针。

未来去杠杆有何目标?

李扬在《中国经济大讲堂》演讲时,深入分析了去杠杆的问题。他表示,一开始我们认为去杠杆,就是“三去一降一补”。后来开始叫做结构性去杠杆,不是所有杠杆都要去,有的杠杆状态还不错,所以结构性去杠杆主要要去国有企业的。结构性去杠杆这还不够,还要让它平稳、平滑地过渡,包括还钱也要慢慢地还,不要杀鸡取卵,不要逼得走投无路,这就要求稳杠杆。到了稳杠杆的时候,下一个概念就呼之欲出了,就是杠杆是可持续的。在现代的经济条件下,在杠杆运作构成整个金融运行基础的情况下,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杠杆是可持续的。

李扬进一步阐述,最近几年杠杆常常显示出不可持续来,也就是说我们整个经济的利息支出很大,金融部门的增加值很高,他们的收入就是企业的成本,就是实体经济的成本。“国民经济是一块硬币的两面,你这边多我那边就少;如果你的利润高于我的成本,那我就不可持续了。

李扬呼吁,去杠杆不是说减少实体企业的债务,主要是减少实体企业借债的成本,这是问题的关键。今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就简化为三个字——“破”“立”“降”。其中“降”就是降成本,包括利息成本、税务成本、各种制度性成本,企业负担太重了,中国经济就不会好。

李扬强调,去杠杆是一个金融问题,这个问题要解决需要一个全面的安排。首先去杠杆要推进企业改革、国企改革;第二,债务处理的目的是改善企业环境,民企要获得和国企同等的待遇;第三,要严格遵循市场化原则。第四,要于法有据。“我们要把整个处置杠杆过高的问题,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上,如果这样做的话,去杠杆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。

嘉宾简介

李扬,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,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。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,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。研究领域包括,金融、宏观经济、财政。五次获得“孙冶方经济科学奖”。2015年获“中国软科学奖”,和首届“孙冶方金融创新奖”。

本文经第 一 财 经 网自动排版过滤系统处理!
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;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;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,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。投资者应谨防ICO、变相ICO!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含文章中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
为您推荐